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历史春夏秋冬周期说

孟晓路 四学书院 2021-03-14

世界历史春夏秋冬周期说

孟晓路

正文8000字 


人类历史并非无限进步,亦非无限退步;而是治乱相因,进退循环。故可划分为一个一个的周期,大周期中又有中小周期焉。吾人所居之小世界由成而住而坏而空循环一次称一大劫,可视为一个大周期也。住劫中,人寿自十岁增至八万四千岁称增劫,复由八万四千岁减至十岁称减劫,一增一减合为一小劫;住劫凡含二十小劫。小劫可视为中周期。一小劫中又含有若干长短不等的春夏秋冬循环,可视为小周期也,以下略称周期。吾人现在所处大劫名贤劫,现在具体位置在贤劫之住劫的第九小劫之减劫的倒数第二个春冬周期之冬的阶段。


吾人所知之数千年史迹,皆在此一周期之中(因上一期之事迹多由于其末期之大乱而致湮灭故):伏羲时代(约一万年前至六七千年前)接上一周期之末而为本周期之第一阶段春;神农时代(约六七千年前至五千年前)为第二阶段夏;自黄帝(五千年前)至晚清为第三阶段秋;鸦片战争至今为第四阶段冬,冬之阶段尚未结束。第一阶段为渔猎文明(渔猎居主导),第二三阶段为农业文明(农业居主导),第四阶段为工业文明(工业居主导)。

 

综合春夏秋冬周期说与春秋三世说礼运大同小康说:则春当升平,夏当太大也平亦即大同礼运郑注:同犹和也平也。故大同即是太平。康有为先生礼运注亦以二者为同,秋当小康,冬当据乱也。如此则历史乃是春夏秋冬之循环,即升平、大同、小康、据乱之循环。以此即可调和三世说进步观与大同小康说退步观之间的表面冲突(古今多有学者因此以礼运篇为伪作)。


公羊三世说是与夷夏说紧密关联在一起的,有关的义例有张三世、王鲁、异内外、自近者始诸条。公羊曰: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曷为以外内之辞言之?言自近者始也。据何休:所传闻世当乱世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世当升平世内诸夏而外夷狄,所见世当太平世无夷夏之别,远近大小若一,仅讥二名而已。


以上春秋学综合了夷夏说的三世说与礼运大同小康说合起来就给吾人指出了世界历史演化的真相:有史以来,天下大势即依如上升平、大同、小康、据乱之次序在用夏变夷与用夷变夏的一治一乱之间循环演变,也即三世说并非如近人所理解的那样是直线式的有去无回的进展,大同小康说也并非江河日下永不回头的衰退;而是螺旋式的有进有退有升有降的循环。


上升期,在这正反合的多轮进退循环中,中华吞吐的范围越来越大,直至全球大同;下降期,多轮的进退震荡中,中华文化覆盖范围越来越小,直至极点又转入下一大周的上升期。这是一个中心区域不动的循环震荡模式,中国、诸夏、夷狄的范围可能每一次都不同,然而中国的核心区域基本稳定不变。故只从空间上说,中华是天下的中心和重心,若加上时间维度,则中华是世界历史的主干。

  

 

十二消息卦图


十二消息卦图以十二消息卦关联于一年之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之循环,吾人可以此表人类历史一个周期中诸因素之消长。以阴阳表夷夏势力,以冷暖表乱治又工业与农业。太阳是地球这个系统唯一的负熵来源,而植物是唯一能接收储存这些负熵的存在形式。故天生地长草木以及人类农业为世界增加秩序;而工业则为世界增加混乱也。因此乱与治、工业与农业同以冷暖表之。又,因此可持续的生产只限于采集业与传统农业以及其它以植物为基础的方式如渔猎畜牧和部分传统工业。以使用一次性资源为根本特征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必非可持续性方式。


故前后项之间存在一个滞后:如四月小满纯阳,然却未到极暖之时,两月后即六月大暑始暖极;十月小雪纯阴,亦尚未到极寒之时,两月后即十二月大寒始寒极。夷夏属教化之力,为人心业力之主宰;治乱等属福报,即共业之物质表现也。前后为增上因果之关系;而据佛法,则增上因与其果之间必有一时间之滞后也。

 

伏羲时代紧接一场世界性的大洪水之后,这场大洪水在中印埃及苏美尔等所有古老民族的记忆中都有反映。吾人推断,上一周期即结束于此也。大洪水使上一期的人类文明遭到了毁灭,在昆仑大陆劫后余生的少数华夏人类于劫难后在伏羲的带领下重又繁衍分布于全地既然古猿都能从非洲迁往全地球,高度文明的华夏人能做到这一点必无可置疑,这就是伏羲时代华夏的大九州全球天下。洪水削弱了夷的势力,夏的势力重又主导天下。


伏羲为本周期历史之开端,故被尊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正其宜也。伏羲时代接上周期的乱世毁灭之后,文明正待草创,故伏羲作易八卦及六十四卦,为六经之首中国学术之源;作网罟教民渔猎,开启渔猎文明;立九相六佐制九州按即大九州也乃将全地分为九分与黄帝唯于神州之内所布之九州不同,为华夏政治制度之始;定俪皮之礼作婚姻制度以结束混乱的男女状态。造象形文字以记事,造埙及琴瑟以养性。此阶段于上期乱世之后夏的势力迅速伸张未至其极,故为本周期的升平世春的阶段。


帝王世纪载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于东方主春;所以吾人以伏羲时代当春之阶段不为无据也。本阶段之最初卦象为正月泰三阴三阳,继之以二月大壮二阴四阳、三月夬一阴五阳,正是用夏变夷的历程。天下中夷的成分继减,夏的成分继增,而与卦象相应也。春季正月由寒极而转暖,伏羲在位时亦始由大乱而初向治也。伏羲后的圣贤正在探索新的生产方式,从植物种子的采集中,原始的种植农业逐渐脱颖而出。


二月三月天气继续变暖,共业中的采集、农业成分亦继续增加,至神农时由于神农的大力改进和提倡而超过了渔猎,从而进入农业文明。帝王世纪绎史等载伏羲在位百一十载,其后有女娲氏、大庭氏、葛天氏、无怀氏、混沌氏等十五氏皆袭其号,此即伏羲时代也。

 

神农时代接伏羲时代之后为大同夏的阶段。《帝王世纪》载:位南方主夏,故曰炎帝。作耒耜,始教民耕农。尝别草木,令人食五谷以代伏羲之命,故号神农。世纪又曰炎帝神农氏长于江水,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生。故神农时代与伏羲时代之最大不同,即在于生产方式之从渔猎转为农业也。


作为伏羲以来夷消夏长的的结果,至神农时夏的势力达于极盛,夷的成分全消,天下为公,禅让传贤,无国界,无私产,正是大同的极盛时代;相应于卦象则四月乾卦纯阳也。本阶段的中后期,夏的势力盛极转衰,天下中夷的成分开始出现并继续增长,华夏文明已不能平等覆盖大九州的全球天下,又有诸夏与夷狄之别;相应于卦象则五月姤卦一阴生,六月遁卦二阴生。


此从夷夏立教而论。若从共业中之生产方式而论,则神农初发明之新生产文明即农业文明必有一推广过程,不可能于其本人之世即达于最盛,当初夏远未到极热之时也。到此时代之终方至最盛(指农业于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达到最高值),当一年中至孟夏大暑始热极也。世纪载:神农在位百二十年,至榆罔凡八世。此即神农时代。

 

《帝王世纪》《绎史·黄帝纪》《周礼注疏·职方氏》等载:“自神农以上有大九州,柱州、迎州、神州之等,黄帝以来,德不及远,惟于神州《括地象》云昆仑东南万五千里名曰神州是也之内分为九州,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置十二国。”故以此为根据,断定伏羲神农时代皆为中国天子的统治能力达于全球的全球体系时代;至黄帝则天子的统治能力不能及于全球,乃由全球体系转入区域体系。


《山海经》一书和《尔雅释地篇》等文献皆可以有力证明中国上古的天下乃是遍及于全球的概念。由黄帝开启的新时代与上一阶段的不同还有:始立国界疆域,《路史后纪一》罗注:“黄帝始分土建国。”始财产私有,易系辞下:“神农氏没,黄帝尧舜通其变,重门击柝,以待暴客。”始立田畔按即礼运以立田里之义也,畔田界,《淮南子览冥训》:“昔者黄帝治天下,田者不侵畔。”始创井田之制,《通典》:昔黄帝始经土设井,以塞争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于中,一则不泄地气,二则无费一家,三则同风俗,四则齐巧拙,五则通财货,六则存亡更守,七则出入相同,八则嫁娶相媒,九则有无相货,十则疾病相救。是以情性可得而亲,生产可得而均。均则欺凌之路塞,亲则斗颂之心弭。”


始兴兵戈征伐,帝王世纪:“神农氏衰,黄帝修德化民,诸侯归之;于是黄帝乃扰驯猛兽,与神农氏战于板泉之野,三战而克之。又征诸侯,使力牧神皇直讨蚩尤氏,擒之于涿鹿之野。使应龙杀之于凶黎之丘。凡五十二战而天下大服。”可见黄帝首开以征伐得天下之先例,黄帝之德不及神农伏羲,此为重要之一条。


始天下为家世袭以为常,史记载自黄帝至帝尧皆同姓而异号,皆是子孙世袭也,故尧舜之让天下只是一时变例,至禹传贤不成终传子乃回到世袭家天下之常制,家天下并非自禹而始也。比照礼运之文,则大同世必于神农时代求之,黄帝已降,正小康时代也。郑玄以五帝为大同,三代为小康,颇为失察。商君书画策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仪,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兵,故时变也。”


此足可证:历史到黄帝时发生了大变动,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故黄帝以迄晚清乃秋之阶段,又可分三段:五帝时代当七月,为前封建时代由大同道治到小康礼治的过渡阶段,各种制度尚在草创尚未成熟;三代当八月,为封建时代;秦至清末当九月,为郡县时代。七月否卦三阴三阳,天气由热极初转凉;前封建时代天下夷夏势力相当,海外区域已经夷化,国界、战争之出现标志着治极而乱之始,土地制度方面氏族集体共耕的公有制开始松动,但井田制度尚未确立;工(百工)人身份之出现更标志着工业比重之明显上升,农业地位盛极始衰。八月观卦四阴二阳,天气将继续转凉;封建时代天下中夷的势力已超过夏的势力,华夏衰弱时已面临左衽之危险。


土地制度方面,半共耕半自耕的井田制从夏朝之初开始确立一直行于本期历史之中,华夏主导的区域继续收缩,天下继续向乱,工业之比重继续上升。九月剥卦五阴一阳,温度进一步下降。郡县时代夷的势力进一步超过夏的势力,华夏衰弱时先是半亡于夷狄晋末南北朝、唐末五代十国,后更全亡于外夷元清。土地制度方面,井田制破坏,土地私有得自由买卖。


天下进一步混乱,工商业大幅上升,自本阶段之初即已近代化,如郡县制、土地私有制、非世袭的文官制、全国统一长期稳定的市场等,都是近代化的根本特征。宋明时此倾向愈加明显,市场经济进一步发达,工业比重与农业进一步接近,只是尚未超过,故尚为农业文明而已。


从此处可见中国的历史演变并不落后,而是长期远远领先于世界其它地区。西方自文艺复兴、日本自明治维新才开始废封建而近代化。且中华是近代化的正常形态,后者则是近代化的畴形形态。


就学术而论,亦合。第一段为黄帝学术时代,为道家所传承。第二段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学术时代,为儒家所传承,尧舜虽身在第一阶段,但从学术而言却为第二阶段人物。第三段为孔子学术时代,孔子实为第二段之人物而为其先声,孔子据鲁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正是结束了封建时代而开一统时代也。

 

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注以罟取兽曰田)以渔,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显然这里孔子是将其前的历史划分为伏羲时代、神农时代、黄帝以来时代三阶段,足堪为吾人本周期春夏秋划分之依据。且划分之标准亦重在生产方式也。


伏羲时代为渔猎文明,神农时代为农业文明,黄帝以来时代则农业文明盛极而衰,工业成分开始明显出现并日益增加也。引文中有关黄帝尧舜的阶段所述及者多系广义的工业之事。又,体礼运中孔子之意,盖隐以尧舜时代为大同(郑玄注大同一段文全以尧舜为例亦可证,故郑玄将大同归于五帝确失之颟顸也。因自黄帝以来久已天下为家,尧舜之让天下只是一时变例,正义以为家天下自禹始,遂致谬种流传),三代之英为小康,自所处春秋时代为乱世(按:康有为先生礼运注曰孔子以民主之治,祖述尧舜,君主之治,宪章文武。


然周亡于幽厉,平王夷为列国,王迹已熄,天下不康,遂为乱世。亦此意也);系依治乱小型现象而论之也。若以吾人周期之大视野观之,三者皆在秋之阶段,在此角度下,尧舜时代只是小康时代中上古大同之风的某种短暂复兴阶段,未可就视为大同时代本身也。


以上系辞之论历史,正系在此大视野下而论之也,故将黄帝与尧舜皆视为同一个时代。且是隐将三代亦归入此一时代,因文中孔子并没有将三代作为一个单独的时代提出来,故知是将其归入黄帝以来时代也。又,康有为先生《礼运注序》云吾中国二千年来,凡汉唐宋明,不別其治乱兴衰,总皆小康之世也。故吾人以黄帝迄晚清皆小康世为不差。

 

以鸦片战争为天下易主夷夏易位之标志,西方外夷此后很快建立全球殖民体系,中国藩国尽失,自身且不保,天下暂为西夷主导之天下,夷的势力达于极盛而夏近亡,从此进入本大周期的冬的阶段。


冬于五行属水配北方,故本阶段乃由实来自北方英国国土分布在北纬五十度到六十度之间的西夷主导世界,又是以海洋宰制大陆的时代;冬必去春必来,春于五行属木配东方;故知这个西夷主导世界以海洋宰制大陆的时代终将过去,世界将迎来由华夏主导世界的大陆海洋一体的新时代。


四阶段与四方之关系,于春夏之夏为主的阶段,方位在中国内部论,于秋冬之夷为主的阶段,方位以中国为原点在中国外部论。故伏羲神农之都城一在中国东部,一在中国南部;而秋之阶段,中国大多是受来自西方的夷狄所威胁;冬的阶段则由来自北方的西夷主导世界。


本阶段最大之特征即世界进入工业文明(工业比重超过农业而为经济之主体)时代,按:周礼冬官司空主百工工业之事,郑《目录》云:“象冬所立官也。是官名司空者,冬闭藏万物,天子立司空,使掌邦事,亦所以富立家,使民无空者也。故吾人以今之工业文明时代配属于冬季,于此处乃得一证。



地球亦迎来前所未有的混乱与危险。故称据乱世,极相宜也。本阶段亦可分三段: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迄二战为英国主导世界的阶段,当十月;十月极阴,斯时夷的势力即西方势力亦达于极盛,夏的势力极衰微,西方建立起了世界殖民体系,多数亚非拉国家包括印度在内已经亡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然十月远未到极寒之时,仅是寒之始而已,世界之工业化与混乱亦仅方才开始也;


第二阶段二战迄不久将来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之前为美国主导世界之阶段,卦象上一阳来复,夷的势力盛极转衰,夏的势力开始伸张,西方的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民国以来中国一直在试图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而资本主义正中华之全然背道的反面,社会主义则含有中华因素,故民国时代可谓夷化已极,新中国建立则是夏初回而一阳生也。成为世界一极;十一月之温度继续下降,世界之工业化程度与混乱亦继续增加。


第三阶段自中国经济超过美国迄中国建立全球朝贡体系为多极世界之阶段,卦象为二阳四阴,此时夷的势力继续衰弱,夏的势力继续增长,然世界之夷夏对比仍不脱夷多夏少;二战以来的美国霸权体系崩溃了,中国在此阶段致力于复兴以往的朝贡体系,夷的势力亦收缩为两三个区域集团,世界失去了主宰暂处于多极时代。


十二月已是大寒寒极之时,斯阶段之世界亦到工业化程度最深范围最广因而也是最混乱最危险的关头。此阶段极有可能结束于一场巨大的天灾或者战争,其结果是夷夏势力的重新易位,中国建立起了全球朝贡体系,重回世界的权利中心。从此则转入下一周期。

 

春升平世:自中国全球朝贡体系建立至大同前。春三月卦象为泰三阴三阳、大壮二阴四阳、夬一阴五阳。这是天下用夏变夷的历程,夏的文明教化进一步普及于世界,夷的文化进一步萎缩。立春之后,寒极而向暖,中国由于已经建立全方位的全球权力,故有条件带领世界走出工业化。

即停止工业的增长,进而缩减之,农业则由石油农业转向生态农业,直至健康可持续性的农业重又居经济的主体地位。在中国的引领下,世界也就走出了混乱与危险,重新走向和谐与治理。此阶段之始,世界进入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学术全面的去现代化过程。政治文化学术的去现代化从上周期冬的二段之末已经开始,至此科技经济的去现代化方有条件实施。

 


夏大同世:夏三月,四月乾卦纯阳,用夏变夷至此而极,天下夏势力达于极盛,夷势力全消,远近大小若一,没有了民族国界,天下为平等纯一的华夏文明。五月姤卦一阴生,六月遁卦二阴生,此后天下中的荒远之地,又开始出现夷化,夏的势力盛极而衰,夷的势力开始增长。夏季天气继续变暖,至六月大暑热极。


大约自本阶段之始,健康可持续性的生态农业超过了工业成为经济的主体,从而工业文明结束,世界重回农业文明。此后农业的比重继续提高,至本阶段之末,达到最盛。工商业之萎缩大大减少了全球交通,不断加深的农业化使地球上各地方人们的生活日益变得封闭,这也是本阶段出现夷化的一个原因。

 

秋小康世:秋三月,七月否卦三阴三阳,八月观卦四阴二阳,九月剥卦五阴一阳;此是天下用夷变夏的过程。夷化继续增长之结果,此阶段之初中国之权力始不能及于全球,荒极之国始不来朝,至此,全球朝贡体系不能维持而降为区域朝贡体系。并且大同时代所无的诸多事物如国界、战争、私有制等又重新登上舞台。秋初为热极向凉之时,业力的变化又使农业盛极转衰,工商业又呈上升之势;天下亦治极而乱,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无序度在此阶段一天天高起来。

 

冬据乱世:作为秋阶段工商业上升之结果,在本阶段之初,工业重又超过农业而成为经济的主体,工业文明死灰复燃,因此,世界又到了混乱危险的阶段,即据乱世。此一据乱与以往不同,因处于本减劫之最末,故其混乱与灾难亦至于极也。工业化或如上期,亦发端兴起于北方苦寒之西欧,由此处为策源地而迅速席卷全球,从而西夷又僭越为天下的主宰。西夷此次主宰天下,就令世界末日真得到来了。

据佛经之预言,本阶段当遇三灾:人寿三十岁时有饥灾或由过度的工业导致气候系统崩溃而致农业无收也为时七年七月七日,人类饿死殆半,余生者起下品忏悔;人寿二十岁时有病灾或系人造瘟疫,为时七月七日,人类病死十九,余生者起中品忏悔;

人寿十岁时有刀灾或即是核战争也,为时七日,人类死亡殆尽,仅余万人,余生者起上品忏悔;从而结束减劫转入下小劫之增劫。十月纯阴,夷势力极盛,表人心陷溺已至其极也。


十一月一阳来复,夏的势力初回,正表饥灾后人类能起下品忏悔也。十二月二阳来复,夏的势力继增,所以表病灾后人类之起中品忏悔也。至下年正月,三阴三阳,表刀灾后人人起上品忏悔,从而结束本周期以及本小劫,转入下小劫之初也。十月初寒,灾难较轻;十一月寒冷增加,病灾较饥灾为深重。


十二月寒极,灾难亦至其极。故人心业力与共业灾祸之间依然如前有同样的滞后关系也:即人心业力之恶已极之时,所遭灾难却较轻;及至人心业力已然二度转佳,却迎来最重之灾也。

 

周期之概念令吾人拥有了以过去现在预测未来的有力框架,这对吾人设计未来的行动方案极有帮助。即合理的无论长期短期的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学术策略都必然基于对未来的准确预测,只凭主观愿望加上臆断得来的方案肯定是要失败的。


吾人所处的历史位置正当本期之末而近下期之始也。乃一大变动之时也。


——摘自《中国世界观看世界及中华文明复兴



中国世界观看世界及中华文明复兴:序

中国世界观看世界及中华文明复兴:论现代世界居统治地位之教乃科学教

中国世界观看世界及中华文明复兴:论共济会乃科学教之实体教会

中国世界观看世界及中华文明复兴:现代文明乃西方化的科学教文明

中国世界观看世界及中华文明复兴:夏型文明与夷型文明

世界历史中华主干说


白鹿洞书院讲道统

中学统摄天下学术论(全集)

形上学方法(全集)

儒家之密教—龙溪学研究(全集)



孟晓路简介:

孟晓路,字庆弗,号童庵,当代中学大家。1970年生,河北献县人。2000年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迄今一直在河北大学哲学系任教。主要研究领域有儒教、佛教、中西文化比较等。主要著作有《圣哲先师——孔子》、《儒家之密教:龙溪学研究》、《寒山诗提纲注解》、《七大缘起论》(2008年出版)、《佛学与西学》(2009)、《形上学方法》、《中学统摄天下学术论》(2013年)、《中国世界观看世界及中华文明复兴》(2014年)、《西学之中学渊源》(2013-2014年)、《佛教真面目讲记》(2012-2014)、《论周官》、《天下制度形上原理》(2019年)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